<<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动态
广西:河池市委编办以“三提三实”开创党史教育新篇章
时间:2021-11-17

  “广西红色资源丰富,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用好这些红色资源,做到学史增信。学史增信,就是要增强信仰、信念、信心,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共河池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原则,采取“三提三实”措施,积极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创新体制机制,切实抓好红色资源机构职能和法人治理建设,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实现全市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和党史学习教育两促进双丰收。

  一、提速法人登记,落实法人地位。红色资源凝结着党的艰苦奋斗历程和建设经验、蕴含了党的信念作风,具有存史、资政、育人的功能,是党员教育的独特资源。河池市委编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部门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红色资源专项调查登记和整合工作,对全市各县区分散的红色资源进行分类整合,形成一个系统的大资源库,保持其历史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依法依规开展红色资源实地核查,提高在线登记服务,把政务服务窗口的承诺件改为即办件,一律当日办结。同时优化登记流程,调整服务指南,压缩办结时限,实现所有登记事项从法定30个工作日压缩到4个工作日,全市登记工作提速率达到85%以上。完善红色机构法人运行机制,指导制定法人章程和规范整理各项治理制度285条,优化职能职责180多项。截止9月底,全市红色资源类事业单位法人机构在线登记达100多个,厘清 300处革命遗址,71处国家、自治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关系和服务职责,为法人履行职责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二、提升红色品牌,夯实红色基础。作为革命老区,河池党史事件多、革命遗址遗存多,红色资源丰富、红色文化厚重。为传承弘扬红色精神,河池市委编办积极组织全市机构编制部门力量,协调民政、文化、建设、财政等相关部门,对失修的文物进行修复整理,对新建的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进行高标准建设。拔群干部学院建设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作了专门批示,期望东兰县、河池市把学院建设这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办好,造福于民。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蓝天立亲临拔群学院调研指导,要求把学院建设成为弘扬拔群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主阵地。近年来,河池市各政府多方筹集资金2000多万元对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进行修复性建设,有效解决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法人活动场所紧缺问题。东兰县通过融资贷款和自治区政府债券投入7个多亿新建拔群干部学院,仅一年时间高标准高质量完成7.5万平方米新场所建设任务。20203月,自治区党委编委同意将拔群干部学院升级为正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核定编制50名。目前学院已开发课程174学院师资库105人,学院法人治理结构发挥良好作用。韦拔群纪念馆入选中央宣传部新命名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河池东兰县获评 “中国红色地标”光荣称号。

  三、提高服务质量,写实红色故事。把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增强信仰信念信心的认同。以拔群干部学院、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壮乡英雄文化园、中国工农红军第七第八军河池整编阅兵纪念馆、红军标语楼、河池革命纪念馆等红色革命教育资源作为主阵地,组织编写《韦拔群精神论》、《人民群众领袖韦拔群》、《邓小平在东兰》、《东兰红色印记》等系列丛书。开发《岩洞里的马列之光》、《红色记忆》、《对党绝对忠诚》等革命教材,原创大型民族音乐剧《拔哥》等红色主题文化精品,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以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感党恩 跟党走”、“讲红色故事 走红色足迹”等系列主题活动为载体,利用科技手段,通过历史情景体验、穿越历史时空,红色影视特殊再现等,与革命先辈进行时空交流,深刻领悟红色革命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努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上取得更大成效,为“十四五”开局和建设“六新”河池做出更大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到河池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人数达200多万人次。拔群干部学院承办党员教育培训34班次,培训学员4405人,承办自治区级培训15班次,培训学员862人,学员满意度最低达82.35%,最高达95.1%,平均满意度达91.2%

  (广西河池市委编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