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履行事业单位监管职责,切实转变事业单位“重登记、轻监管”局面,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委编办不断优化监管方式,规范监管行为,探索事业单位监管的多维化、全角度发展,切实提高事中事后监管效能,推动全区事业单位公益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一、开展年度报告公示,提升事中事后监管水平。着力抓好年度报告公示这一关键环节,大力提高事中事后监管能力。一是加强年度报告审查,夯实监管基础。对全区176家事业单位法人进行监督审查,及时了解事业单位资产损益、开展业务活动等8类情况,准确把握事业单位履职情况和运行状态,为精准开展事业单位监管筑牢基础。二是加强年度报告管控,保障监管实效。在开展年度报告的同时,同步清理应变更、注销情况,通过多种途径督促115家事业单位办理变更登记、5家办理注销登记,确保已登记事业单位名实相符,减少因登载事项与单位实际不符产生的风险,有力保障事业单位合法权益。三是加强年度报告比对,推动监管结合。建立科室间联动机制,做好事业单位年度报告与实名制系统信息比对工作,将年度报告内容列入机构编制核查工作的重点之一,提高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强化年度报告结果运用,将年度报告情况作为机构编制审批的重要参考,形成监管合力,提升事业单位监管整体效果。
二、推进公示信息抽查,突出事中事后监管重点。将公示信息抽查作为加强事业单位登记监管的重要抓手,明确要求,突出重点,推动事中事后监管落实落细。一是抽查内容全覆盖。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事项和年度报告全部纳入抽查事项清单,实现抽查内容全覆盖。及时更新抽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印发通知明确抽查程序、方式及9大项12小项抽查内容,确保抽查工作平稳有序开展。二是抽查范围双随机。按照“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要求和公平、公正、规范的原则,以随机抽取为主,重点抽取为补充,按照2%的比例抽取4家事业单位作为抽查对象,增强抽查工作的公平性和合理性。三是整改落实回头看。围绕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年度报告报送和规章制度制定执行情况等方面,详细了解事业单位法人履职尽责情况,对存在问题的单位责令限期整改完毕,并实行“回头看”重点关注,提升抽查工作质量,增强抽查工作实效。
三、完善监督制度建设,拓宽事中事后监管渠道。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信用监管约束作用,深化监督管理制度建设,有效促进事业单位诚信自律、依法规范开展业务活动。一是健全“互联网+监督”机制。通过长沙市雨花区政府网站公示372家事业单位登记、年度报告、公示信息抽查等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确保社会对事业单位法人开展业务活动情况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二是推进监督管理制度化。畅通互联网、电子邮箱、举报电话、办公现场等多种投诉举报方式和途径,建立投诉举报处理和意见反馈制度,对社会公众反映的事业单位相关违法违规线索,依法依规及时调查处理,做到件件有回应。三是强化信用监管引领作用。将事业单位信用情况作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内容之一,全年共进行信用核查55次,确保已登记事业单位及法定代表人无不良信用记录;对于违反登记管理相关规定的行为,同步推送至“信用雨花”,充分发挥信用监管在推动事业单位持续健康发展中的积极意义。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委编办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