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大对事业单位监管服务力度,规范事业单位的行为,江苏省如东县委编办对全县登记的事业单位做好三类“体检”,构建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
一、结合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开展“综合体检”。通过法人年报全面、连续了解事业单位活动情况、生存状态和发展趋势。一是创新法人年报格式。除如实反映登记事项、资产损益情况,对社会经济效益、问题举措等进行总结性填写外,要求各事业单位对照宗旨和业务范围,逐项详细阐述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以总体性了解各单位业务开展情况。二是结合法人日常监管。针对年报过程中发现的如超业务范围、不按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职能弱化等问题,由县委编办、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及时调整事业单位运行方向。三是优化法人年报流程。依托微信公众号、工作群图解年报步骤,常态化解答操作疑问,通过“事业单位监管与服务平台”直接填报总结、上传附件材料,实现年度报告“不见面”报送。
二、开展信用等级评价工作,实行“诚信体检”。主要对全县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事业单位开展信用等级评价。一是加强协调联动。协调举办单位以及纪委监委、编办、人社、财政等10家监管部门,对事业单位业务活动和公益服务行为、登记管理机关对事业单位监管、相关管理部门对事业单位监管、其他信用状况四大类别18子项指标开展评价,信用等级分为AAA、AA、A、B、C、D六级。二是强化结果运用。加强公示力度,落实奖惩措施,将事业单位信用等级评价工作纳入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评价指标范围,对社会评价不高、工作职能弱化的事业单位,严格控制增编、进人申请。三是实施分类监管。对于A级以上单位做好常规管理,确保其保持良好信用;对于B、C级单位,督促其做好信用修复工作,开展定期和专项检查,督促其提高业务能力和信用水平;对于评级为D的单位,列入重点行政执法监控对象,对法人实施信用联合惩戒。
三、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制定“个性化体检”。将“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作为了解全县事业单位业务开展情况的切入口。一是统筹考虑、分类抽取。定期围绕企业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着眼特定领域特定行业,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法人监管抽查。如今年年初,分别围绕疫情防控和恢复生产生活秩序,随机抽取卫生系统、教育系统和面向企业群众服务民生、保障就业的部分事业单位开展抽查重点了解其应急处置、宣传教育、后勤保障等工作内容。二是多种形式、延伸内涵。除了解事业单位登记要素、机构编制、业务活动等基本情况外,对抽查单位法人、工作人员开展座谈,听取其对事业单位定位、发展、问题思路等意见,作为机构编制优化参考。
(江苏省如东县委编办 供稿)